新能源车险即将迎来落地两周年。
当下的市场写照,是车主喊贵、保险公司喊亏、造车“新势力”纷纷下场。消费者吐槽“省下的油钱都交了保费”;保险公司囿于新能源车的高出险率、高赔付率,实质上面临比较大的承保亏损压力,干的是“赔本买卖”;新能源车企入局,急于抢占经营环节,构建车主生态圈闭环,成为传统保险公司的竞合伙伴。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险要面临一段漫长的磨合期、成熟期,才能在出险率高、赔付率高、保费高的“三高”问题中达成平衡。这个过程,势必包含着新能源车险生态圈中各相关方的不懈探索与积极创新。各方所思所动,将协力破解困局。
新能源车险哪些环节可以实现降本增效?新能源车险的产品形态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车险行业未来是否还会有巨大的变革?带着这些问题,蓝鲸财经记者专访到车车科技创始人、CEO张磊,以期为行业提供一些解题思路。
2014年,张磊创办车车科技,拿到第一笔天使投资,想要做成“互联网车险交易平台”。从早期的B2C到现在的B2B2C开放模式,张磊直言有过折腾,有过试错,但也探明了方向——打造保险数字化服务平台,致力于技术重塑保险产业价值链。不到十年,2023年9月,车车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登陆资本市场。
在与记者谈及上市话题时,技术派出身但又对资本市场颇有见解的张磊爽朗一笑,“像每个创业故事一样,我们熬过了一段痛苦的时期。上市对车车来说,是另一个起点,是新的开始。我们不会看得太重,搞好业务才是核心。”
新能源汽车保险平台是车车科技业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一端连接保险公司,一端连接车企,站在新能源车险生态圈的中心点,张磊向记者分享了他基于长期视角下对市场的观察和思考,拆解新能源车险迷局。
张磊认为,在智能汽车时代,数据的价值将会被最大程度的应用,保险公司能够从产品、渠道、理赔三个环节实现降本增效,解决横亘在前的难题。新能源车企不论是入股保险公司还是收购保险中介机构,核心目标都不在于“保险”,而是在于“用户”,即为了实现用户服务闭环,保险只是手段。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普遍推广和使用,将撬动车险行业的巨大变革,车险的产品属性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成本结构、风险特征、定价因子导致新能源车险“三高”
蓝鲸财经:从我们对行业的观察和消费者反馈来看,新能源车险市场上存在“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现象,部分消费者觉得保费比较贵,而保险公司又面临较大的承保亏损压力,为什么新能源车的出险率、赔付率更高?现在市场的承保情况如何?
张磊:新能源车的赔付率高、出险率高、赔款金额高这“三高”,导致整体成本率较高,这的确是当下的情况。2022年新能源汽车保险创新研讨会数据显示,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普遍在110%以上。
首先是成本结构的变化,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截然不同。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原厂配件和高度集成模块,核心动力系统由电池、电机和电控组成,占整车成本的50%,其中电池又占三电系统成本的76%。三电系统一旦受损,普遍是需要整体更换而无法维修,维修成本较高,可修复性非常差,拉动赔付率上升,这与传统燃油车“坏哪修(换)哪”是不同的。另外,有些车企在新能源车的设计上未充分考虑到事故因素,比如将雷达安装在保险杠、叶子板等容易受损的区域,即使发生轻微碰撞,雷达也因受损需要更换,导致维修成本极高,这跟设计经验也有关系。
二是风险特征的改变。营运性质的新能源车远超过自用家用型新能源车,以网约车为代表的营运性质的新能源车行驶里程和使用频次都非常高,从而提高了出险率和赔付率。新能源网约车出险率要高于普通燃油车将近1倍。
三是定价不精准。新能源车的驾驶数据和条款积累相对较短,导致定价策略存在差异和误区,难以准确估计风险,导致新能源车险保费远高于传统车险保费。叠加新能源车整体出险率、案均赔款均高于传统燃油车,推高赔付成本。
承保方面,财险“老三家”经营底蕴厚、规模优势大,但部分中小财险公司十分谨慎,受限于风控能力,仅在费用充足时提供承保,一旦亏损就会出现核保苛刻等现象,承保意愿不强,或是给出比较审慎的高保费定价。
产品、渠道、理赔三个环节可实现降本增效
蓝鲸财经:新能源车颠覆了保险公司传统车险的产品逻辑。从趋势来看,新能源车险发展是可观的,成本是有一定压力的,保险公司在哪些环节可以较好实现降本增效?目前行业机构有哪些优化措施或者可以朝哪些方向创新?
张磊:沿用传统车险产品理念已经不适用新能源汽车。在智能汽车时代,数据的价值将会被最大程度的利用,我认为,保险公司能够从产品、渠道、理赔三个环节实现比较好的降本增效。
在产品端,车主的驾驶行为、行驶里程、用车时长都将成为车险定价的重要依据,进而给车主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另外基于传感器数据及人工智能算法解析,智能汽车能够有效干预危险驾驶行为,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控制车险赔付率。不久的将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车辆中集成的无线连接功能自动实时评估车主驾驶情况,从而计算保费。
在渠道方面上,新能源车企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直达用户需求,用户可以通过车企App进行自主投保,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渠道费用。
在理赔阶段,行车过程数据能够辅助保险公司远程认责定损并推荐修理厂,从而提升保后服务效率。
目前,保险机构主要从产品、服务和赋能三大方向切入创新。在产品方面,针对新能源汽车,可以推出电池寿命保险、自动驾驶责任险、网络安全保险、钥匙丢失保险等等;在服务方面,保险机构应与新能源车企合作从而形成“小闭环”,因为新能源车企对客户的触达更直接、粘性更强,保险公司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把车险产品嵌入整个新能源车售后服务体系,让客户在用车、充电、修车、报案、理赔等环节形成闭环式体验;在赋能方面,保险科技公司运用本身的技术能力和渠道能力,打通保险公司与车企合作壁垒,赋能车企建立全流程车险服务体系,以线上服务为车企打造新车新保、一键续保、智能理赔等保险服务。
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蓝鲸财经:长期来看,新能源车险的保费趋势会有怎样的变化?新能源车险的市场空间如何?
张磊:市场会调节,肯定会在不同风险等级的消费者中实现平衡,保费有升有降。长期来看新能源车的维修成本肯定会降下来,赔付率将得到改善,保险公司的定价也会更合理化。
我们预计未来赔付率改善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新能源车险渗透率的提升,保险公司的定价数据积累不断提升,因驾驶习惯导致的出险频率较高现象将逐步得到缓解。车主对新能源车的属性掌握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习惯改善带来正循环,基于首年高保费,消费者会自发谨慎驾驶,不需要太多外部干预手段。
二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不断升级,未来平均售价将呈现下降趋势,后期维修技术的提升,电池可能不用整体更换,只更换电池组。新能源车的维修定价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新能源车维修人员缺口的补足,也会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
三是新能源汽车革命开启智能保险新时代,车机联网下数据收集积累快速,助力险企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反欺诈抓手。
车险的未来一定是由“投保+理赔”的数字化与智能定价构成。我们预计智能投保和理赔闭环生态保费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2024年新能源车险市场能够达到800亿元,2025年达到1500亿元。这意味着,在8000亿元车险市场中,到2025年底,至少接近有四分之一的份额将由新能源车险贡献。德勤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根据数据分析合理预估,到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3万亿元,占车险总保费的三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保险公司在赔付率高的状态下,仍然积极入局新能源车险市场。
造车“新势力”入局,意在做大车主生态圈“蛋糕”
蓝鲸财经:您怎么看待造车“新势力”入局?这是否会改变新能源车险领域原有的模式,给传统保险公司带来挑战,车企会是保险行业“鲶鱼”吗?
张磊:在我看来,新能源车企不论是通过持股保险公司还是收购保险中介机构,最核心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赚取佣金,而是为了实现用户服务闭环,做大车主生态圈“蛋糕”。新能源车企也会是保险公司很好的竞合伙伴。但从长远看,主机厂商对于渠道和产品的话语权有望加大。
另外,保险经营较为专业化,新能源车企在保险产品精算、风险管控能力、系统匹配能力上,还远远没有能够达到独立经营车险业务的要求。
传统燃油车可以通过定期保养、维修与车主互动,但新能源车的保养频次不高,小剐小蹭的维修频次也相对低。因此,车企希望通过保险这一超级入口实现与车主的交互,成为建立长期互动关系的重要抓手。
从用户服务角度看,新能源车企迫切需要一键投保、一键续保和一键报案等数字化功能,并将这些功能嵌入到车企的应用程序APP和车载屏幕中。通过整合,车企可以直达用户需求,从消费者新车落地后的首个动作——购买车险,就实现与车主的直连,将车险嵌入整个新能源车售后服务体系,让客户在用车、充电、修车、报案、理赔等环节形成闭环式体验。以此,也增加了用户粘度。这也是车车科技正在给市场提供的服务。
智能驾驶模式会给车险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蓝鲸财经:您怎么看车险未来的演变?车险行业还会有怎样的变革?
张磊:可以拆分来看。首先,车险的销售场景会嵌入在车企“App+车载屏幕”实现,类似于手机购物。这意味着不再需要保险中介机构或传统电销的方式来达成保单交易,车主可以自行完成首次投保和后期续保。
第二,车险销售中的返点现象将不复存在,由车生活服务取代。
第三,车险的理赔模式是“智能数据交互+三方平台”之间交互。比如,发生事故后,车企可以将经纬度、时间和影像资料等信息整合成一个服务包,提供给保险公司的理赔中心。保险公司能够获得第一手的现场信息,从而提高安全性和反欺诈能力。同时,保险公司还能与车企共享数据,提供车主有关车辆维修和定损进度的信息。
第四,车险的定价是“实时驾驶行为+汽车软件技术”的可信度。像特斯拉一样,未来有可能使用实时驾驶数据来制定保险价格,安全驾驶分数将成为定价的依据。这将极大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保险的发展。此外,汽车软件技术产生的第一手数据,即固定证据,其可信度远高于查勘员,也会改变汽车保险的理赔方式。
另外,我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下一步,80%左右的新能源车都会配置智能辅助驾驶,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智能辅助驾驶责任险,车险的属性也会随之改变,由车险变为责任险,投保人也由车主变更为车企。
举个简单的例子,到那时,消费者可能只需要为交强险以及一些自选的商车附加险付费,当他上路选择开启智能驾驶模式后,这期间的风险都由车企投保的智能辅助驾驶责任险为之买单,保费可能从现在的8000元降到2000元。
智能驾驶模式启用后,赔付率会大幅度降低,导致车险行业巨大的变革。行业也关注到这一动态,在进行前期探索,也希望监管能够通过“沙盒机制”等在创新上给予一些支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