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最北边的宝山罗泾焕然一新,上海港罗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告捷,目前处于最后校验冲刺阶段,预计年底前正式开港。
昔日“煤黑子”变身“绿色+智慧”港口,该项目将集成当下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技术,并为上海港未来箱量的增长打开新空间。
本周“集海钟山”轮靠泊,反复进行实船操练,这也是该码头试靠试测的首艘集装箱船。
目前,码头共上岸桥吊11台,轨道吊26台,AIV45台,按照既定计划开展桥吊、轨道吊、AIV全机种的联合调试,积累数据与经验,助力年底顺利开港、平稳运营。
作为202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之一,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于2022年12月26日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建设:泊位总长1432.1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260万标准箱,业务以内贸箱为主,兼顾外贸箱。
上海港罗泾港区煤炭码头于1997年建成投产,曾经是上海港煤炭与矿石运输服务的主要作业区。扼守长江口,其承担了大宗散货江海转运的重要中转功能,历史上散货的最大年吞吐量达1.1亿吨。随着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长江大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煤炭码头运营二十年后于2017年正式停产。
通过改变货种和工艺流程,将污染较为严重的码头改造为清洁环保的专业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非易事。
改造旧码头比新建码头更难。要做到绿色、低碳、环保相关要求,就要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罗泾港区改造方案选择最大限度利用旧结构和旧材料,而不是全部推倒重来,这也使项目实施难度大幅增加。为此,上港集团创新思路、大胆尝试,使该码头成为我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项目,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拆除下来的30%,如混凝土、钢筋等都将被再次利用,让工程对环境的压力降到最低,该工程改建至今,没有对外出运出过一方废料。
在智慧化方面,该项目秉承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理念,采用“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化AIV+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装卸工艺方案。
相比2014年开建的洋山四期,该项目采用上港集团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和成果,可称谓是洋山四期的2.0版本。以无人引导小车为例,洋山四期AGV小车依靠埋在地下的一颗颗磁钉实现导航功能,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而该项目将采用新一代AIV小车,依靠视觉识别系统和算法等进行识别和导航,无论在灵活性还是效率方面,都会有一定提高。
未来,罗泾港区还将进一步升级改造,一期项目的全面建成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港区整体运输能力,成为继洋山深水港区之外的第二个“超大型、智慧型、生态型”集装箱港口,是支撑未来5年到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集装箱收运后续资源。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