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表面上是城市建设、城市更新,背后都是群众工作。”4月7日,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现场为普陀区各委办局、街镇、人民团体、区管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全区居村党组织书记和“大梁”书记讲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一课”。
其中,姜冬冬通过“解剖麻雀式”分享加装电梯和苏河贯通案例,讲述了普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与思考,引起不少基层干部的共鸣。
“普陀是一个居住大区,现有无电梯多层住宅1.4万个门洞,具备加装条件的约1万多个。与此同时,普陀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高于全市5.4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因此,如何解决‘悬空老人’上楼难、下楼难的问题,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关心的重要民生事项。”姜冬冬说。
普陀加装电梯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签约加梯1665台,已完成加梯689台,创下了多个全市第一。“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创新机制流程,持续删繁就简,最大限度压缩时间、提高效率。”
比如,在全市首创线上“居民加装电梯可视化服务一件事”,是普陀区数字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项创新亮点工作。又如,将加装电梯资金补贴申请备案和业务受理等纳入“一网通办”,开发加梯意愿征集小程序,让有加梯意愿的群众在办理过程中少走弯路等。
“我们如果加梯之前图省事,群众工作图省事,后面就会遇到麻烦。”姜冬冬说,“从加梯签约开始,各相关部门就要关注项目建设、施工、使用和后期管理等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加梯工作流程机制的全面覆盖,从源头实现‘加梯有人帮,用梯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通过苏州河贯通的案例,姜冬冬表示,要想打通断点、疏通群众的心结,必须抓住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共同发力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他介绍说,当时,在推进苏州河中远两湾城段贯通时,区级层面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街道层面成立中远片区联合党委,小区内成立多个楼群党支部、楼内党小组。党组织体系的建立,让各种资源和力量有效整合、握指成拳,形成了强大合力。
工作专班最大限度地把居民群众发动起来,把“众口难调”变成了“众望所归”。通过组织宣讲会、建立接待点等多种形式,构建起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
对群众五花八门的个性问题,则采取联合接待的方式,由区各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行一对一解答。到后来,沟通越来越顺畅,群众越来越满意,“社区是我家、善治靠大家”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
“在跟群众沟通的过程中,要更多的站在群众角度,帮大家把‘大账’‘小账’一笔一笔算清楚。慢慢地,大家关注的焦点就不再是‘要不要贯通’,而是变成了‘我们要实现怎样的贯通’。”姜冬冬说,“推动苏州河岸线开放,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把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了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普陀区一直高度重视居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自2018年成立“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以来,在选、育、管、用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眼下,要大力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健全为基层减负增能的长效机制,建强居村党群服务阵地,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普陀样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