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591
当前位置: 汇鼎金融 > > 焦点

玉门:绿色新能源“风”“光”无限好

文章来源:中新网甘肃   阅读量:7712   发布时间:2024-09-20 17:12   阅读量:10877   

9月20日,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1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顺利并网。此前,该项目的40万千瓦光伏及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已于2023年12月29日按计划并网发电。至此,该项目的70万千瓦发电单元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近年来,玉门市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自1997年建成甘肃省首座实验风电场以来,玉门便率先开启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这座因石油而闻名的“戈壁油城”,正加速向新能源之都转型,实现了从石油摇篮到新能源高地的华丽蜕变。

新能源项目遍地开花

“双碳”目标下,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玉门成为新能源大开发的前沿阵地。

陕煤源网荷储一体化、昌马抽水蓄能电站2个百亿级项目落户玉门,玉门邦锦南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顺利开工……当前,玉门正不断刷新新能源开发规模纪录。

上半年,玉门市7户规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109.2%,实现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45.2%,增速居全市8大工业行业之首。

随着新能源产业兴起,嗅觉敏锐的头部企业纷纷涌入玉门,昔日荒凉的荒漠戈壁正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能源开发宝地。

今年3月,中国石油第一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制氢装置在玉门油田成功投产,所制氢气纯度达99.99%,所产绿氢将为周边工业用氢及交通用氢提供稳定氢源,为电解水制氢设备和技术研发提供实证平台,实现风光电与绿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玉门化工、冶金等关键产业就近提供了绿氢产品,更进一步完善了玉门油田“油气电氢”的综合能源业务版图。对推动甘肃氢能产业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玉门市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围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逐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通新能源与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上下游、左右岸,实现两大产业双轮驱动、耦合发展,全力推动从“资源”到“能源”、从“风电走廊”到“新能源基地”的升级蜕变。

储能多元 充盈“蓄水池”

储能项目是新能源必不可少的“蓄水池”,也是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趋势下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玉门新型储能发展持续按下“加速键”。

今年8月,总投资12亿元的玉门邦锦南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建设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7000万元。将显著提升玉门市电网的调峰、调频能力,为玉门市电网提供优质高效的辅助调峰、调频服务,助力玉门市乃至更广泛区域实现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与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不仅承载着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任,更是玉门市首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的里程碑式存在。

在9月20日实现并网发电的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1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装机规模最大的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发电项目,通过优化设计聚光集热系统,最终总采光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储热时长8小时,年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2276小时。这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推动国家能源基地建设以及保障地方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链式发展,玉门“打样”

6月22日,甘肃凯盛大明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用聚光材料及深加工项目一期二线点火,标志着甘肃省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光伏超白玻璃生产领域的空白。高温窖火熊熊燃烧,燃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

一片薄薄的玻璃发展成为潜力无限大的“高精尖”大产业。玉门市构筑光伏、光热玻璃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

据凯盛大明玻璃制造部总监田文龙介绍,国内光热发电企业所需的光热超白浮法玻璃一直依赖进口,凯盛大明围绕这项“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突破了料方壁垒、设备壁垒、工艺壁垒三大壁垒,实现进口替代,确保光伏组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近年来,玉门市紧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壮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更多高端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正加速融入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艾郎风电、凯盛大明、首航光热、中车塔筒、融信汇能、水泥塔筒、中车整机制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13家,已具备风机叶片、风轮、塔筒、光伏支架、光热玻璃等规模化生产,集聚形成了年产36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120万重量箱光热超白玻璃、600套风电叶片、800套风轮、900套风电塔筒、40万吨光伏支架加工、540万平方米光热反射镜、3万吨拉挤板材的产业规模。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4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