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预计至2024年底,该金额将翻番,超过4万亿元,“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为支持合规房地产项目,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与住建部门联手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白名单”,并推动金融机构增强对这类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今年2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多数城市已迅速响应,建立了相应的融资协调机制,并向商业银行推送了“白名单”项目。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有效对接名单,提供了一批新增融资和贷款展期,满足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白名单”制度在房地产保交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经过半年多努力,政府和金融部门已探索出完整的制度体系,使得纳入“白名单”的房地产项目在管理上更加规范、融资上更加便利快速,有助于项目的建成和交付,进一步保障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为响应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的要求,商业银行已建立专门工作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加快授信审批,确保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在山东省,聊城高新区建设管理部与恒丰银行开展政银企对接会,为改善型住宅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与服务。恒丰银行聊城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房地产领域“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提升金融供给能力。
此外,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在多地的分行建立绿色通道,积极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房地产项目送去融资“及时雨”。
肖远企表示,把商品住房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的条件已经具备。今后,符合“白名单”标准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均应按照“白名单”管理,做到“应进尽进”。在具体流程上,将采取审核与备案两种形式,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能够顺利获得融资支持。在审核方面,按照目前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对“白名单”项目的流程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房地产项目公司也可以和银行一起商量,银行按照授信标准,对房地产项目进行融资,通过“白名单”机制进行备案,纳入“白名单”管理。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在推动房地产市场融资方面,应充分发挥不同融资工具的独特优势,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的“组合拳”。这包括开发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债券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同时,针对不同需求,应增强精准适配性,为不同房地产企业和项目在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从而提高融资支持的精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