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国内新能源市场中除了卖不过比亚迪之外,其他人还都不是对手。
今年1-8月份新能源的销量榜,特斯拉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落后于比亚迪,以39.02万台的销量排在了第二位,领先第三名的埃安有8万多台的销量差距。但各位要知道特斯拉真正走量的车只有Model Y和Model 3两款,而且还都是纯电车。而今年纯电车,至少在上半年的时候是放缓的,只有31.9%(去年110%)。
随意调控的价格,成了刺激它销量的最硬核的条件。
热卖的关键,不断调价
不可否认,特斯拉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中,Model 3和Model Y都是销量最好的两款产品。Model 3,是2019年和2020年的热门产品;Model Y,是2021年和2022年的热门产品。两款产品的定位,30万以下,有续航500-600km的纯电车。
特斯拉的热卖,离不开成本优势。
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带动了中国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这点是要承认的,如果特斯拉没在上海建厂,江浙沪周边的新能源车供应链体系应该也不会有这么高的成熟度和成本优势。也是因为这些供应链的兴起,给了特斯拉足够的让利空间。
不难看出最近几年时间,特斯拉降价的力度是非常可观的。拿特斯拉Model 3举例,国产版的首款车型当初上市时候的定价是35.58万元,陆续经过4次降价、涨价调整之后,一直到2023年的四年时间里,一直没有超过30万元的价格,且最低价格来到了22.99万元,给了国内市场全球最低价。
这么来看,特斯拉的一款车型从上市到版本换代,总共有13万元左右的降价空间,而且厂家还有利润可以赚。当然,高配的性能版Model 3在这几年时间里,调整次数少且降价能力不高,用最初上市时和最低价对比,前后的差价也只有1万元。
再看Model Y上市之初,27.5948万元,几次调整价格后,最低售价出现在26.39万元,前后差价接近1万元。
那么,特斯拉的降价知否有效果?
答案,是肯定的。今年年初,新能源车补贴退出之后,特斯拉是第一个打响价格战的,以价换量的收益非常明显。从今年4月开始,特斯拉的售价小幅上调之后,7月份,特斯拉中国售出了6.43万辆国产汽车,8月分,特斯拉售出了8.41万辆。
实际上,今年降价的车企不少,为什么只有特斯拉的降价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特斯拉具有新能源车价格标杆的属性;往深层看,特斯拉的降价,是可以动摇潜在购车人群的购车观念的。
价格诱惑,会失效么?
浅看特斯拉Model 3标续版的降价历史,这一台车在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内,陆续的覆盖了35万、30万、25万甚至是更低的价格区间。每一次的降价,都是有针对性的去覆盖各个不同价位的潜在消费者。
最近的一次就是8月份调完价格的Model Y,直接比7月份多卖出了2.74万辆,而且成为中国市场当月纯电车的销量冠军。只能说,8月份的价格调整,特斯拉又一次成功的激起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而且今年1月份,特斯拉迎来了史上最强订单,订单数量几乎是生产速度的两倍。
降价,对刺激消费,真的永远有效?
放眼整个新能源市场,唯有特斯拉一家能持续的去把价格调低。这也就给了消费者一种心理暗示,特斯拉给出的价格都是“暂时性”的,它可能还会有更低的价格。降价背后,考验的是一家车企能否持续投入的能力,有足够的产能是前提,产能利用率是后续的影响因素,而产能利用率直接影响到一台车的研发、生产成本能不能有效的被持续的降低。
如果特斯拉依旧拥有新能源车价格标杆的属性,那么它的降价,就仍然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以说,这几年的时间里特斯拉的降价刺激消费的效果仍然不错,预计未来的几年时间内,这招,还是管用。
因为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的国产新能源们无法跟上特斯拉的这种价格调整模式,在研发、生产、运营模式上都不能轻松的去效仿特斯拉。这也成了特斯拉“独一份”的市场运营模式,而且它的品牌效益也潜在的发挥着作用,买纯电车大部分人都绕不开对比特斯拉这个环节,当价格合适的时候,消费观就会被动摇。
接下来就要验证一件事,换代的Model 3和年久的Model Y还有没有竞争力。
综合来看,老款特斯拉Model 3的降价历史,标续版本价格最高点和价格最低点,有10多万元的差距。接下来,预测一波特斯拉Model Y会开始发力陆续的降价,之前它在特斯拉走量产品矩阵中,一直担当盈利大头,降价幅度远不如Model 3的,而现在Model 3换代之后能撑起更高的收益时,Model Y的价格可能就会有所松动。
反之,短期内特斯拉Model Y如果出现涨价操作,可能也侧面证明了一件事,换代后的Model 3可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订单效果。可以等等市场反馈,最近想买特斯拉的尽可能的选Model Y,涨价随时可能产生;新款Model 3继续等着降价,只是时间问题,但短期内不好实现。
长期来看特斯拉的降价会依旧奏效,影响它降价刺激消费效果的,也就只有同级别、同价位的产品去跟着降价且幅度持平或者更大。目前来看,除了比亚迪之外,国内品牌中尚不具备与之互卷的能力;要想从研发、生产再发展到规模化效应,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有3-5年的追赶时间。而现在的比亚迪,又不屑于玩这种“价格战”。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