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591
当前位置: 汇鼎金融 > > 商业

从濒临枯竭到产业化发展:大黄鱼游世界

文章来源:网络   阅读量:5401   发布时间:2022-08-04 10:30   阅读量:5530   
从濒临枯竭到产业化发展:大黄鱼游世界

曾经濒临枯竭的大黄鱼现在游遍了世界各地,登上了各国的餐桌。

"大黄鱼的发展前景良好."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形成集育苗、养殖、加工、、电子商务、仓储物流、自营进出口为一体的产业链格局,产品远销海内外。

大黄鱼又名黄鱼,体色金黄,嘴唇鲜红,肉质白嫩,营养丰富,有“国鱼”之誉。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的宁德市,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大黄鱼之都”的称号。三都澳官井洋是我国唯一的大黄鱼产卵场,至今还流传着“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人笑”的歌谣。

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大黄鱼资源几近枯竭。

“我是渔民的儿子,我知道大黄鱼资源对渔民的重要性。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捕鱼对象。”有“中国大黄鱼之父”之称的大黄鱼研究专家刘家富说,作为一名渔业科技工作者,他不希望“国鱼”消失。

开展沿海围垦区池塘养殖高产试验,深入淡水育苗场学习“四大家鱼”人工产卵技术,考察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刘家富为代表的宁德水产科技工作者,在大黄鱼人工繁殖和育苗的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1985年,刘家富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大黄鱼人工繁殖的第一次试验,并获得了第一次成功的海上人工授精、室内繁殖、保持野生鱼存活和驯养。1987年,首次培育出100多条大黄人工苗种。1990年,大黄鱼人工批量养殖达到百万头规模;1995年攻克了大黄鱼生长缓慢的难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黄鱼网箱和池塘养殖技术路线。经过试种,农民们获得了大丰收...曾经濒临灭绝的大黄鱼被从“死亡名单”上拉了回来。

90年代末,大黄鱼养殖形成产业规模,辐射福建沿海县市、浙江、广东。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大黄鱼产量达到19.1万吨,约占全国的80%。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从事大黄鱼养殖和加工的超过10万人。

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海面上,碧波荡漾,礁石的蓝色浮球随波起伏,五颜六色的新型塑料渔线一片片伸展开来,海面上田园风光,纵横交错。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的新型塑料渔排养殖示范点就坐落在这里,黄黑相间的新型塑料网箱点缀在海面上,十分壮观。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大黄鱼养殖企业,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近年来全力将“国鱼”品牌推向世界。林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有效实施和“一带一路”的推广,为公司扩大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司正努力将大黄鱼推广到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蕉城区作为全国大黄鱼养殖核心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繁育、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大黄鱼产业链。蕉城区区长陈透露,目前,该区正在全力实施“国鱼计划”,打造“国鱼”品牌;依托三都澳得天独厚的资源,推动大黄鱼产业与美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塑造“宁德大黄鱼”国家文化旅游中心。

“大黄鱼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总体形势良好,但仍存在行业整体利润不高等问题。”宁德市渔业协会会长韩表示,将推动宁德大黄鱼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促进产业有序发展、提高产业效益,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宁德大黄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大黄鱼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技术顾问刘家富介绍,宁德大黄鱼产业具有国内外无可比拟的地方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借鉴挪威三文鱼产业的成功经验,实现大黄鱼的世界性声誉。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今日焦点

  • 九洲药业半年净利大增七成,拟定增25亿扩产,股价不涨反跌

    九洲药业半年净利大增七成,拟定增25亿扩产,股价不涨反跌

  • 迎峰度夏国家能源集团多措并举增产增供

    迎峰度夏国家能源集团多措并举增产增供

  • 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近5成,电动汽车加速进军欧洲

    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近5成,电动汽车加速进军欧洲

4694